在2015年開幕的台南都會公園奇美博物館,主建築正面全長150公尺寬,高42公尺,耗資13億,是奇美集團的許文龍先生建造完成後捐贈給台南市的大禮物,開幕後也成為全台灣遊客甚至是國外遊客的必到之處。
奇美博物館,位於臺灣臺南市仁德區,為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創立,是臺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、美術館。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,展出藝術、樂器、兵器與自然史四大領域。樂器領域
擁有全球數量最多小提琴收藏,其中包含世界各大製琴師名作。藝術方面,典藏台灣最完整西方繪畫雕塑,目標為建構出基礎西洋藝術史脈絡
區塊內容...
四草綠隧最鮮明的形象就是兩旁的紅樹林有如隧道一般的延伸,平靜的水面倒映著翠綠的樹葉,形成一條如夢似幻的水道,也因為茂密的林相而有小亞馬遜之稱。是國內外遊客都非常喜愛的台南必訪景點之一
竹筏每日在水道之間穿梭,坐在竹筏前方緩緩向前移動,陽光穿透林間,四周傳來蟲鳴鳥叫,水邊有著招潮蟹,彈塗魚,船行至隧道的盡頭,望見釐金局的遺跡,身在其中真的可以體會到城市秘境的靜謐,也可體驗到生態與都市共存的和諧。
區塊內容...
清朝康熙年間,將台灣的行政中心移至赤嵌,因而沒落傾頹,缺乏管理照料的熱蘭遮城逐漸傾毀,再加上建築億載金城時為撙節經費大量利用了這裡的磚石,一般民家見狀,更是有恃無恐,修築屋舍也來此就地取材,熱蘭遮城就這麼被拆得體無完膚;熱蘭遮城被完全剷平是日據時期的事,1930年,統治者利用原地建起了紅磚平台,以及白牆黑瓦帶有南洋風味的海關宿舍,新建築的使用面積較原熱遮蘭城小,因此部分城牆能保留至今。安平古堡留在遊客印象中的白色瞭望台是日據時期所建,由荷蘭人建築的『熱蘭遮城』,也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,如今只剩一堵老榕盤據、厚實而班駁的城牆,這才是安平古堡列名的一級古蹟。
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,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,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,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。
1662年鄭成功取荷蘭城後,改稱安平鎮,改內城為內府,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。清領時代,因台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,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,故日漸荒廢。日治後重建,二戰後乃稱「安平古堡」。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。老榕盤根,無限滄桑,見證著盡400年來的台江的歷史。
安平樹屋在未整治前被稱為鬼屋,但其實安平樹屋是一棟具有歷史背景的建築物。安平樹屋最初為德記洋行之倉庫,現今為日人修築過後的樣貌,經由熱蘭遮城的紅磚、木屋架構與門楣花崗石等建材要素,推測創建時間應在十九世紀末與日據時代之間。
此處曾做為「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」出張所倉庫,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。
經百餘年歲月滄桑後,倉庫牆面滿佈榕樹盤據的氣根,高聳的榕樹茂密的樹冠彷彿成為倉庫的屋頂,也讓安平樹屋擁有難得一見的外觀及神秘氣息,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,類似吳哥窟大樹盤纏著「塔普倫寺」。
現今內有規劃完善的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,也可往上穿梭在樹冠之中。
區塊內容...
有著台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,是300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建立的第一條街道,早期街道的設計都僅供人與推車通行,因此街廓並不是很寬。許多遊客來到安平也都必然進到這條古老的街道,擁擠熱鬧的人潮是安平老街的常態,似乎不這樣也不像安平老街,街上各式老店林立,不管是國內外遊客總在老街上穿梭尋寶,偶而抬頭看看街道上的老屋還能發現幾尊安座在屋頂的風獅爺,也是走逛安平老街的樂趣。老街上還有許多條小徑
每條小徑都有不同的風景,有茉莉巷,有胭脂巷等等,區域內也保留許多老式聚落,走在靜謐的巷弄裡面有如時光倒流一般,錯綜複雜的小巷也頗有探險的感覺,來到安平老街如果沒有走進巷弄的話就真的太可惜了。
區塊內容...